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参观信息 | 门票 | 必看

卢浮宫简介

卢浮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建造的防御性城堡,如今在卢浮宫的地下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城墙。开始的卢浮宫并不作为国王的居所,而只是存放王室财宝和武器。直到弗朗索瓦一世才重新重视起卢浮宫,并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今天卢浮宫的一部分。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路易十四时期才终止。

亨利四世时期(17世纪初期)的卢浮宫,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卢浮宫开始作为面向大众的艺术博物馆开放。在拿破仑和拿破仑三世执政期间,继续扩建卢浮宫,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卢浮宫。拿破仑将征战期间掠夺来的艺术品都收藏到卢浮宫,之后的拿破仑三世也陆续购买了超过一万件艺术品。在此之后,卢浮宫的藏品大多来自上层贵族的捐赠、各国赠送、海外考古发掘。

1981年,法国政府对卢浮宫进行大规模整修,并由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修建了标志性的玻璃金字塔。

现在的卢浮宫分为三个馆,德农馆(Denon Wing)、叙利馆(Sully Wing)、黎塞留馆(Richelieu Wing),每个馆藏品侧重点不同,三个馆内部可以互通。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图片来自Pexels

卢浮宫参观信息

营业时间

  • 每天9点至18点开放,闭馆前30分钟开始清场。
  • 每周二、1月1日、5月1日、12月25日以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 每周三和周五开放至21点。

门票

卢浮宫参观人数较多,建议提前预约门票。如果现场买票的话,需要排很长的队伍,旺季可能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官网预订通道

  • 全价门票:22欧
  • 免票:18岁以下、18-25岁欧盟居民(包括欧盟国家留学生,不含英国留学生)、残障人士及一名陪同人员

卢浮宫有时会有临时展览,可以根据需求买票。普通门票在官网系统叫做个人参观门票。

入口

目前卢浮宫有两个入口。在入口处并不检票,只是查看是否有票。过安检后,会进入一个大厅,位于玻璃金字塔下。大厅内用于休息、旅游信息、门票等服务,大厅内有三个入口,由此检票后才算正式进入卢浮宫内部。

卢浮宫大厅,图片来自作者

玻璃金字塔即主入口。根据门票预约时间去相应的队伍排队,会有工作人员指引。没有提前预约门票的需要在无门票队伍处排队。

卡鲁塞勒购物中心入口,具体地址为:99 rue de rivoli。是卢浮宫出口处的地下购物中心,提前预约门票的游客可以从这里进入,进去后跟着电梯往下,然后走到头就看到倒金字塔,在此处排队即可。工作人员会检查是否有票,没票很难混进去。

  • 这里进入的好处是:室内排队,不用风吹日晒。排队时间较短,15分钟左右即可进入(旺季需要更长时间)。

交通信息

在地铁1号线和7号线Palais-Royal Musée du Louvre地铁站下车。

对于自驾游的游客,卢浮宫有地下停车场,直接搜索Parking Indigo Louvre,费用大概6欧/小时。停车场内部空间很大,但入口非常狭窄,需要注意剐蹭。停车场上来就是卡鲁塞勒购物中心入口,非常方便。

其他问题

1.比门票上预约的时间迟到很多,还能不能进去?

-只要有门票,在闭馆前一小时以上都可以进入,跟着队伍排队即可。

2.讲解器是否有中文?

-有。租金6欧,并且可以定位在馆内的位置,非常实用。

3. 卢浮宫内对轮椅和婴儿车是否友好?

-卢浮宫是美术馆无障碍的典范,所有展馆都能保证轮椅进入,可以询问工作人员直梯的位置。卢浮宫内也可以免费借用轮椅和婴儿车。

轮椅使用者在馆内参观,图片来自作者

卢浮宫参观指南

卢浮宫中最知名的藏品大都在德农馆(Denon Wing),比如蒙娜丽莎,少部分在叙利馆(Sullly Wing),比如米洛的维纳斯。但并非黎塞留馆(Richelieu Wing)就不值得参观,至少拿破仑三世的大套房就足以赚足眼球。但是因为路线比较复杂,如果要参观黎塞留馆,则需要至少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卢浮宫内平面图

平面图可以在卢浮宫内免费领取,或者官网下载

参观路线

比较快的情况下,看完卢浮宫三宝即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并且走马观花的情况下大概需要两小时。

一般在导游带领下的参观路线是:从叙利馆(Sully)进,然后从德农馆(Denon)出。从叙利馆进入后,一直往里走,看到蒙娜丽莎的指示牌后,上一楼,就进入了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区,断臂维纳斯就在这里。背对着维纳斯向左一直走,可以看到一个压迫感极强的楼梯上面的雕像就是胜利女神。从雕像右边的门进入,来到了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的大画廊。一直跟随蒙娜丽莎的指示牌,就进入了展示蒙娜丽莎的大厅。从大厅出来后向右转,就到了法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的全部是法国画家的作品,包括《自由引导人民》、《拿破仑加冕》,《马拉之死》等作品。

实际上,只要跟随着人流和蒙娜丽莎的指引牌,不用花太多功夫就可以找到卢浮宫三宝。

卢浮宫三宝,从左到右为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强烈建议不要错过展示皇家珠宝的阿波罗廊、还有黎塞留馆(Richelieu)内的拿破仑三世大套房。耀眼的珠宝和金碧辉煌的装饰,谁不爱呢。

阿波罗廊就在胜利女神左边的厅里。去黎塞留馆则建议跟着出口标志退出来,回到入口的大厅,从黎塞留入口重新入馆。进去之后右转进入皮热中庭(Puget)。然后沿着台阶往上,如果感兴趣,可以在227号展馆看到出现在周杰伦歌里的《汉谟拉比法典》。其余的可以略过,直接寻找544号展厅,找不到可以问工作人员。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顾爷的视频↓↓↓,带你沉浸式游卢浮宫,b站同号。

卢浮宫必看藏品(普通游客版)

卢浮宫的作品数不胜数,如果要一一介绍则需要写一本书。下面只介绍对普通游客来讲最知名、最震撼、最不容错过的藏品和展厅。

女神柱大厅(La salle des Cariatides)

女神柱大厅,图片来自维基

从叙利馆进入看到的最前面的展厅。大厅因为四个女像柱得名,这些女性形象的柱子是雕塑家让·古容 (Jean Goujon) 于 1550 年创作的作品。

今天,女像柱大厅收藏了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女神和英雄的代表。这里展示的一些作品实际上是古罗马的大理石复制品,而非古希腊时期的青铜雕塑。

希腊雕塑

继续向前走则来到了希腊雕塑展厅,这里存放的都是来自希腊的雕塑作品,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卢浮宫三宝之一的维纳斯。

米洛的维纳斯,图片来自维基

米洛的维纳斯(Vénus de Milo)也称断臂维纳斯,这座雕像创作于公元前150到125年之间,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与之对应的女神是维纳斯)。这座雕像是1820年发现于希腊的米洛斯岛(也称作米洛),故被称作米洛的维纳斯。这座雕像是公认的女性人体美的典范,这是因为她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关系,即从头到肚脐和肚脐到脚的比例关系是1:1.618。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背对着维纳斯向左一直走,从希腊雕塑展厅出来后,就可以看到居高临下的胜利女神雕像。

胜利女神,图片来自维基

这座雕像也是三宝之一,最初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上,属于希腊化时期艺术(公元前2世纪)的作品。它代表希腊神话女神Nike的,但是头部和手臂已经缺失了。

阿波罗长廊(Galerie d’Apollon)

阿波罗长廊

阿波罗长廊由路易十四修建,这位 23 岁的年轻国王选择了太阳作为他的标志,这也是新长廊的主题,以希腊光明和艺术之神阿波罗的名字命名。它也是日后凡尔赛宫修建镜厅的典范。

屋顶描绘了阿波罗乘坐战车穿越天空的场景,描绘了一天中从黎明到夜晚的不同时刻,通过阿波罗,颂扬了太阳王的荣耀。但很快路易十四就放弃了卢浮宫和巴黎,前往凡尔赛宫。直到两个世纪后,即 1850 年,阿波罗长廊的装饰才完成。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受委托创作了一件 12 米宽的作品来装饰天花板的中央,阿波罗征服蟒蛇 。墙壁上的挂毯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建造和装饰宫殿的 28 位统治者和艺术家的肖像。

长廊就在胜利女神台阶上左手边的位置,今天的长廊展示了法国国王收集的大量宝石和皇冠,全部由珍贵的矿物(玛瑙、紫水晶、青金石、玉石、红宝石或水晶)雕刻而成。虽然大师画作不一定能看懂,但是亮闪闪的宝石你一定能看到流口水,是卢浮宫最不可错过的展馆。

正中为昂古莱姆夫人的王冠,图片来自卢浮宫

意大利画派

大画廊

是进入蒙娜丽莎展览厅之前的画廊,它是卢浮宫最具标志性的地方之一。大画廊的墙壁上挂满了意大利绘画大师的杰作: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拉斐尔、达芬奇、卡拉瓦乔……。

这个展厅画作对游客吸引力不大,很多人会对满墙的人物厌烦,所以需要稍微介绍一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人文主义。这是最根本的转变,艺术家将目光从神转向人,作品主题虽仍多取材于宗教和神话,但注入了人的情感、人的美以及现世生活的价值。
  2. 古典主义的复兴。艺术家们狂热地模仿和学习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遗产。他们追求古典艺术中的和谐、均衡、庄重与理想美。雕塑般的人体、古典的建筑和装饰元素大量出现在作品中。
  3. 透视法。发明并完善了线性透视法,运用科学原理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和深度感,使画面更具真实性和秩序

了解这个之后,再去看这些作品就能发现和早先画作的区别,以下举两个典型例子。

曼特尼亚的圣塞巴斯蒂安,图片来自维基

这幅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作,描绘了被乱箭射穿的基督教圣徒塞巴斯蒂安。曼特尼亚以其标志性的风格处理这一主题:圣徒的身体如同古典雕塑,肌肉线条分明,充满力与美,而非表现血腥的痛苦。最惊人的是其大胆的透视技巧,从脚底向上的仰视角度极具视觉冲击力,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达芬奇的施洗者圣约翰,图片来自维基

通常这幅画被认为是达芬奇的最后一幅作品,以其标志性的晕涂法创作而成。画中的圣约翰不再是传统的苦行僧形象,而是一位笑容神秘、动作柔美、雌雄莫辨的青年。他手指向天,象征着“为光作见证”,但其朦胧的光影和暧昧的笑容却充满了世俗的诱惑与神秘感,引人深思。

蒙娜丽莎大厅

从大画廊跟随箭头指引就可以来到存放蒙娜丽莎的大厅。

蒙娜丽莎,图片来自维基

世界上最有名的画作,由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是从英文的“Mona Lisa”音译过来,因为这位模特是佛罗伦萨富商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丽莎·焦孔多。蒙娜在意大利语为Madonna,简称Monna(或作Mona),意为“我的女士”,蒙娜丽莎的意思是“丽莎夫人”。

这幅画的另一个名称是意大利语“La Gioconda”,这是夫姓焦孔多(Giocondo)的女性化拼写。在法语中,她的名字被转写为“La Joconde”。

迦拿的婚礼(Les Noces de Cana)

迦拿的婚礼,图片来自维基

这幅画是卢浮宫内最大的画,他就在蒙娜丽莎的正对面。这幅画展现了圣经记载的耶稣基督在加利利的迦拿展现的第一个神迹:耶稣应邀出席在当地举行的一场婚礼,因为葡萄酒快要喝完,所有耶稣把水变成了酒,让宾客们得以继续把酒言欢。画中一共描绘了132个人,既有圣经人物,也有身着十六世纪流行服饰的威尼斯贵族,还有戴着东方式头巾的中东人士。

这幅画本来收藏在威尼斯的一座修道院中,后来由拿破仑征战意大利时抢夺到法国

法国画派

以下三幅均在一个大厅内,即看完蒙娜丽莎后,前方右转的红色大厅内(La salle Mollien,705号房间)。

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图片来自Wellington Silva

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受拿破仑委托创作的巨作,记录了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盛大加冕仪式。画面描绘了拿破仑为自己加冕后,正为跪着的约瑟芬皇后加冕的瞬间。还有一幅一模一样的复制品挂在凡尔赛宫内。

自由引导人民,图片来自维基

这幅画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作,由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画面中心象征着“自由”的女性,头戴弗里吉亚帽,一手高举三色旗,一手持枪,带领着不同阶级的人民跨越街垒,奋勇前进。

大宫女,图片来自维基

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受拿破仑妹妹委托而画的土耳其后宫的侍女,画中出现了例如扇子、珠宝或头巾等元素体现了土耳其的风格。画中女子的背部特别长(多了三节椎骨)和左腿形成的不自然的角度。者都是安格尔有意为之,他为了追求美感而自愿牺牲真实性,让模特儿顺着自己的方式表现。

黎塞留馆(Richelieu Wing)

看完上面的作品之后,可以跟随出口标志退回到金字塔大厅内,然后重新从黎塞留入口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雕塑作品,比较特殊的是,这里的展厅由但当时的庭院改造而来,是由贝聿铭和米歇尔·马卡里(Michel Macary)设计。然后可以直奔拿破仑三世的套房。

庭院雕塑
拿破仑三世的套房,图片来自维基

尽管这里叫做“拿破仑三世套房”,但是皇帝本人从未在此居住过,这里实际上是国务大臣的专用套房。更准确地说,这里应该被称为“拿破仑三世风格套房”。这里由多个小房间组成,内饰精致典雅,体现出当时富有阶层的审美品位。照片上为气势恢宏的接待区域,大量运用镀金雕刻、天鹅绒织物、大型油画以及仿大理石装饰。

这些奢华内饰创作于近150年前,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后面这里成为法国财政部的办公地点。直至1989年,财政部迁往他处,这里正式成为博物馆供人参观。

黎塞留馆内还有许多近东的收藏品,其他馆内也有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看到这里,人的精力就已经被抽干了,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上面介绍的这些和沿途路过的展品已经能够包含80%以上的精华部分了,打卡完之后就可以安心的去往下一个景点了。